BWIN必赢官方网站登录入口“遥”望相助——中国数字公共品助力中非发展安全建设

2023-05-31 10:25:55 作者:小编

  2023年4月以来,非洲中部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已有两个月之久。卢旺达的西方省、南方省和北方省受强降雨影响严重,多地出现山洪和山体滑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严重的财产损失。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助力灾害监测与评估,与卢旺达“遥”望相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来带的灾害风险,正在成为中国与非洲发展安全合作的新切入点。近几年,随着中国气象卫星数量稳步增多、网络稳定扩展,相应的卫星监测水平也提高,提供更加开放、有效的数字公共品可以助力巩固中非安全合作,进而积累非传统安全领域跨境治理经验。本文将围绕中国对卢旺达和非洲提供数字公共品的实践展开讨论。

  卢旺达地处东非高原,因境内多山,又被称为“千丘之国”。地形特征决定了卢旺达耕地结构多为坡耕地。在每年3月到5月的雨季来临前,农民要对土地进行翻新。此时地表植被覆盖率低,遇到降水,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引发山洪和山体滑坡。据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5月9日,卢旺达暴雨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大量的房屋、桥梁和基础设施损毁,至少130人丧生[①]。而到了旱季,高温少雨的自然条件不利于作物种植,坡耕地地表,易发生风蚀。长此以往,坡耕地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山顶农业”模式无法维系。虽然卢旺达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但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为满足人口增加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粮食问题,毁林开垦耕地、过度放牧的问题十分严峻。此外,近些年来,卢旺达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居住面积扩大。这些原因都使得自然环境更加脆弱。加之,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极端降雨增多。其实,非洲大陆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剧烈影响还远不止于此。2022年3-5月,也就是一年前几乎相同的时间,包括卢旺达在内的非洲东部地区经历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极端高温加剧水资源紧缺,营养和食物匮乏的状况更加严峻。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14家气象预警和人道主义救援组织联合发声,呼吁关注非洲严重的旱情[②]。

  卢旺达暴雨期间,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H星(FY-2H)和高分三号卫星对降雨全过程进行了监测,及时将动态数据发送给卢旺达国家政府,协助做好灾情研判和应对。风云二号H星同时具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实现对重大气象灾害高时间分辨率的扫描。下图为气象卫星风云二号H星观测到卢旺达上空对流云团的活动范围和强度。通过监测云团类型、运动方向和强度,可以推测出降雨区域,辅助卢旺达政府开展灾害预警工作[③]。

  说到为卢旺达灾情提供云图动态监测数据,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颗能够“听风看雨”的卫星。2018年4月,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关于开展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的意向书,为了更好地服务中亚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风云二号H星的定点位置从原来的东经86.5度调整为东经79度,首次实现了中国静止气象卫星对大洋洲到中非范围内地球三分之一区域的持续观测。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风云三号D星(FY-3D)和风云四号A星(FY-4A),曾为非洲卢旺达、莫桑比克和马拉维等非洲国家提供灾害性天气相关数据服务和监测服务产品。

  高分三号卫星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空间分辨率最小精度为1米,可以穿透云层对水体进行监测,发射成功后广泛用于天气预报、水资源管理、洪涝灾害早期预警和海洋资源监测与保护。下图是高分三号在卢旺达遭受洪涝灾害期间拍摄的境内主要径流的情况。

  除了直接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还通过积极参与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International Charter Space and Major Disasters)[④],借助国际合作平台与相关机制,在灾害发生后为受灾国家和地区提供知识产品和国际公共品,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来的风险和挑战。由于卫星成像技术有限的缘故,中国在加入机制之初,能够提供卫星数据响应国际需求的能力有限。然而,随着近些年遥感卫星数量增长,成像技术提高,中国供给卫星数据助理全球治理的能力也大幅提升。公开透明的气象数据和模型是重要的全球公共品,然而面对复杂变动的全球治理格局,数字公共品供需出现严重的不平衡。

  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对气候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健康等领域全球公共品的需求更加强烈。自然灾害带来的复杂、级联性风险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协作,一方面积极建设制度性公共品,通过国际章程推进多边合作平台和国际组织的建设,努力形成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增加发展融资来源,促进从全球到区域的多级合作结构;另一方面,努力推动公共品技术革新,增加可及性,加强灾害响应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灾害风险的韧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国际公共品的供应严重不足,发展融资长期赤字。公共品生产和创新长久以来依赖政府主体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缺乏引入市场机制,导致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等加剧、全球治理遭遇信任危机的背景下,增加数字公共品供应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增进中非气候安全合作。早在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表示“愿继续为非洲国家提供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和产品以及必要的技术支持,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气象和遥感应用设施和教育培训援助,支持非洲气象(天气和气候服务)战略的实施,提升非洲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十年来,中非在气象技术领域的合作逐渐深入,中国气象卫星监测数据为非洲大陆灾害早期预警提供关键信息。这些数据还可以反应土壤湿度、估测洪涝和旱灾发生率,有助于合理规划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缓和非洲粮食危机。将气象技术援助纳入生态安全合作的框架之下,将提升灾害风险研究、技术援助与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整体性。

  二是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影响力。前不久,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全球减灾与恢复基金(Global Fund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GFDRR)和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共同推出一份报告《数字公共品——减少灾害风险、应对气候变化》(Digital Public Goods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a Changing Climate)[⑤],强调了应对极端气象灾害,亟需遥感和雷达成像、卫星数据、预测模型等数字公共品。开放数据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保证气候风险治理公平原则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提供开源数据和计算模型,推动建立具有共识性的标准,搭建开放科学社区,为中国参与气候治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符合国际开放科学合作的精神,有力地响应了构建可持续未来的需求。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Big Dat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在北京成立。这是国内首个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大数据云服务基础平台,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卫星监测和数据收集方面的科学技术优势,为公众、科研人员及决策者提供SDGs服务和数据公共产品。领导力不是免费的午餐,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需要决心,更加需要国际性公共品的供应和创新。推动数据驱动的气候风险治理,将提升中国在参与气候治理进程中的影响力。

  三是深度互惠,积累非传统安全领域跨境治理经验。供应全球公共品绝不意味着单纯投入,相反,通过参与相关平台和组织章程建设,引导行业国际通行标准设立,可以有效丰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特别应对复杂问题的经验,促进公共品供应技术更新,推动自身能力提高。此外,营造良好合作氛围也将促进与国际发展伙伴之间互惠互利。举例来说,2007年中国加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Charter)后,为中国发出灾害响应卫星数据请求25次,包括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马航MH370失联、东北水灾和江苏龙卷风等重大灾害,我国得到了大量的国外遥感卫星数据支持,从中充分受益。[⑥]

  2023年4月,我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发布了《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⑦]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报告,以官方救援队与社会组织参与莫桑比克热带气旋和土耳其地震救援工作为例,展示了中国参与国际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灾后恢复与重建的成果。随着全球合作不断加深,中国实施人道主义救援的理念逐渐发生改变,由被动应灾到主动减少灾害风险,从灾后重建到使用科学技术预警灾害风险,坚持救灾与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并重。中国各方力量在参与紧急救援实践中不断摸索符合自身条件、发挥技术优势的工作模式。提供国际公共品有助于拓宽合作边界,例如倡导“全链条援助”,关注灾难引发的难民危机和性别暴力等问题,提升受援国灾后恢复能力建设,将增加中国应对跨境非传统安全议题的治理经验。

  (作者:刘春吾,纽约大学硕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②] 前所未见的东非旱情:连续四个雨季缺雨,干旱可能延伸至第五个雨季 1联合国新闻BWIN必赢官方网站登录入口BWIN必赢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